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(成语故事管中窥豹解释)

管中窥豹。这则成语中,窥是从小孔、缝隙或隐蔽处偷看。从管中看豹比喻看到的只是局部,而不是全部。有时会和可见一斑连用。指的是从看到的一部分中可以推测全部。

这个成语来源于《世说新语 方正》,门生辈轻其小儿,乃曰: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

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和他的父亲一样,也是非常著名的书法家。和父亲并称“二王”。

王献之年幼时就很聪明伶俐,有一次,他和他的哥哥徽之,操之一起去拜见宰相谢安。

当时徽之和操之都同谢安说了不少家常话,而献之只向谢安行礼问候后,就端正做好不再说话了。他们走了以后,旁边的朋友问谢安:“谢相爷,王家的这三个孩子中哪个更出色啊?”谢安回答说:“最小的王献之更出色。”朋友接着问:“为什么您认为那个孩子更出色?”谢安说:“那孩子行礼,问答从容不迫。坐姿端正,而且不说家长里短的话。”

又有一次,献之和徽之在房中谈话,突然着火了,徽之吓得连鞋也没穿,就急忙往外跑。献之却一点儿也不惊慌,很镇静地穿好鞋子走出来。

有一天晚上,一个小偷潜入他的房间,把所有能偷的东西都拿上了。小偷正要走时,献之悠悠地说道:“请梁上君子把青毯放下吧,那毯子很旧了,不值钱。”小偷吓了一跳,把东西一扔就跑了。

有一天,他父亲王羲之的几个学生在一起玩儿一种叫樗蒲的赌博游戏,年仅几岁的献之在一旁看,然后对便对其中的一人说:“我看呀,你赢不了啦!”那些学生听了,不高兴地说:“你这小孩儿,从管中窥豹,竟然也看到了豹子身上的一处斑纹呢。”是取消他虽不全懂也知道一点儿。王献之听了很生气。

后来人们就用管中窥豹这一成语形容人眼光不够,观察事物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,没有看见整体。就像从竹管儿中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处斑纹,但却看不见全部的豹子一样。

(0)

相关推荐

文章包括原创、肖像、评论、剧本、改编、译本、转载、文字、图片等内容,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8269993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