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9日,国家航天局、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:
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,并命名为“嫦娥石”,并获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批准。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,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。

嫦娥石发现于嫦娥五号月壤的玄武岩碎屑中,是新的磷酸盐矿物,属于陨磷钠镁钙石族。颗粒约2~30微米,呈微小柱状,伴生矿物有铁橄榄石、单斜辉石、钛铁矿、钙长石、斜锆石、方石英、陨硫铁和玻璃等。


核地研院科研团队介绍,之所以命名为“嫦娥石”:
一是纪念嫦娥工程首次取回样品;
二是发音更加接近中文嫦娥石发音,对外国人发音也友好;
三是 “S”均是中文“石-Shi”和英文“石-Stone”开头的第一个字母,“石”通常是大众对“矿物岩石”的总称;
四是名称Changesite可分成Change(嫦娥)和site(地址),可理解为嫦娥居住地,即月球,又可解释为嫦娥5号月球落地点;
五是名称也可理解为Change(改变)和site(地址),可引申为此次落月地点与之前Apollo(美国)和Luna(俄罗斯)都不同。
我们将新矿物命名为“嫦娥石”,也是为了表达科研团队对中国航天和中国深空探索事业的致敬!

那么问题来了!
为何我国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探测月球?
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,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,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,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.10千米,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.273倍;质量相当于地球的0.0123倍。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。
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.44万千米,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。月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(称为潮汐锁定),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,也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。


第一期工程为“绕”,
第二期工程为“落”,
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“回”,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。

终点还是很远,远到遥不可及。但我们能看到眼前的障碍,冲出地球、探索未知星球、登陆未知星球、建设长期生存基地等等等等。
就像英国著名的登山家乔治·马洛里,有人问他“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?”那时他说“因为山就在那里!”

为年轻科技人才的锻炼成长,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,培养了一支深空探测的生力军。正所谓,站得更高就看得更远,从月球回望地球让一定是不一样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