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的“种”,其实是翡翠从业者创建的一个俗称。不同的翡翠,会有不一样的“种”,而“种”则涵盖了翡翠的质地,颜色,种水等特征。
对此,老蔡将翡翠中的“种”大致分为了三大类,希望能对刚刚接触翡翠的翠友们有所帮助!
第一类:通过透明度来划分的“种”
玻璃种翡翠
“玻璃种”,顾名思义就是像玻璃一样纯净的翡翠。“玻璃种”翡翠中透明度极高,表面洁净无瑕疵,是翡翠中比较高端的种类。其中还包括“玻璃种飘花”,“老坑玻璃种”两个分支,都是非常中比较稀少的存在,可遇不可求!(具体区别可看下方图例)
冰种翡翠
透明度略低于玻璃种,但透明如冰,其中还具体区分为高冰与低冰,市面上来说,高冰的价值普遍在低冰之上。冰种同样也有衍生称呼,例如“冰飘花”。
糯种翡翠
“糯种翡翠”顾名思义就是像糯米一样的质地,一般棉絮偏多,透明度也大大不如“冰种翡翠”,但性价比比较高。也同样拥有分支,例如“糯冰种”。
第二类:通过颜色来划分的“种”
豆种翡翠
翡翠中最常见的品种,肉眼可见的矿物颗粒,棉絮也非常多,整体不透明。市面上也有分支,一般统一分为“粗豆种”与“细豆种”,没什么收藏价值。
金丝种翡翠
从绿色为主且色带、线状、丝状分布,质地一般比较细腻,透明度达到50%以上,属于中端翡翠。
花青种,干青种翡翠
以绿色为主,颜色呈脉状不规律分布,透明度比较低,质地比较细腻的为“花青种”,质地比较粗糙的则为“干青种”,属于低端翡翠。
第三类:特殊品种的翡翠
龙石种翡翠
一种非常稀少的翡翠,以“龙”命名就是形容这种翡翠像神龙一样可遇不可求。“龙石种”跟别的翡翠不一样的是,它是生长在岩洞的翡翠,在低温高压的苛刻环境下才形成的。可以说是跟帝王绿平起平坐的翡翠,可惜的是,在解放前就已经绝种了!